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地区代表何昌垂表示,鼓励中国采取粮食出口措施。
“越南的经济对粮食问题会有心理影响,但如果认为其将影响国际粮价,这样说就牵强了。”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地区代表何昌垂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说。他表示,粮农组织鼓励中国采取粮食出口措施。
夏粮5年丰收鼓励中国出口
越南是世界第二大的大米出口国,与泰国、印度一起占全球大米出口贸易量的60%。越南经济连月来频频亮起红灯,通胀也在5月创出16年新高,有分析担心将再次引发粮价上涨。对此,何昌垂认为越南经济总量不是很大,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是很显著。
何昌垂表示,作为仅次于泰国的大米出口国,越南每年对外输出500多万吨大米,其近期的经济情况对粮食问题起码会有心理影响,但是不会特别显著。目前,越南的经济还没有影响到大米的生产和出口,将所谓“经济危机”和国际大米供应联系起来是牵强的。
此外,中国有望实现连续5年的夏粮增产。何昌垂认为,这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将十分正面。至于丰收后是否考虑放松出口限制,何昌垂表示,关键是看中国能否满足自身的粮食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粮农组织鼓励中国出口。
粮农组织上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对77个国家处理粮食问题手法调查后发现,约55%的国家使用价格控制措施或消费者补贴措施,25%的政府实施出口限制措施。
国际农业融资仍未完全到位
本月5日粮农组织罗马高级会议后,国际市场上有些粮食的价格出现了下降,如大米比2008年高峰期下跌两成,但是小麦、玉米的价格却上涨了。
“涨跌不会和会议有直接关系,决定粮价的仍然是供需关系。”何昌垂称,以玉米为例,其价格上涨说明市场的需求增长,因为对由玉米加工而成的饲料、转化而成燃料的需求都在增加。
据悉,在本次会议上,国际资金部门如世界银行、IMF、非洲开发银行等承诺在3年内投入65亿美元到粮食安全中,一些受到粮食严重困扰的国家也借这个势头对下一步政策做了调整。不过,何昌垂表示,国际社会每年花在粮食安全的钱要150亿~200亿美元,目前缺口很大,会议上承诺的投入还有不少没到位。
何昌垂指出,为了确保粮价不至于重演大幅度飙升,粮农组织要在这一两个月内抓紧时机,给农民以种子、饲料的食物支持,快速增强抢种能力,扩大夏粮的种植面积;在今后一年半内加强重点国家小水利、育种等能力建设,促进粮产的明显增加;今后3~4年内,通过国际资金融资和成员国政策调整,提高各国农业能力建设和基建、水利、农业推广服务。(刘俊)
中国成粮价洼地下半年食品难降价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日前称,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中国粮价明显偏低,由于今年国内需求随人口增长而增加,猪肉价格能否如期走低不明朗以及夏季洪水可能威胁秋粮,料下半年以粮食为主的食品价格向下走的可能不大,物价形势可能不是特别乐观。
稳定通胀预期最要紧
他在某经济论坛上表示,国际大米价格不断上涨,但中国大米价格仅是国际价格的四分之一,这将会把中国变成国际粮价的洼地,所以政府需要主动调价,但这样会导致国内粮食价格上涨。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称,今年南方遭遇少有的暴雨,对很多地区接下来的粮食生产都有影响,最重要的就是要稳定预期,如果大家预期变化的话,通胀会更为严重。
世行:出口禁令推高粮价
世界银行在近日发布的《2008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中指出,推动食品和农产品价格高涨的主要因素是美国和欧洲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化肥和能源投入的价格高以及对关键粮食作物的出口禁令。世界银行表示,全球性的涨价不会立即传导到各国的国内价格,原因是美元疲软和各国稳定国内价格政策的出台。但是一旦这些因素发生改变,传导性就变得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