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认定输日水饺中毒系人为作案 |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8/2/29 16:27:00 |
国新办昨天就中国输日水饺中毒事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安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调查结果,称中国输日水饺中毒事件,不是一起因农药残留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而是人为作案的个案,投毒在华发生可能性极小。目前事实真相尚未清楚,两国警方仍需进一步调查。在中国境内投毒可能性极小 “这不是一起因农药残留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而是人为的个案。经过全面、细致调查、实验,我们认为,投放甲胺磷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可能性极小。”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余新民在昨天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宣布。 余新民介绍说,中国河北石家庄天洋食品厂出口到日本的饺子发生中毒事件后,公安部成立由刑侦局余新民副局长、首席刑侦专家乌国庆等侦查、毒化、痕迹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赴石家庄市,河北省公安机关迅速调集近百名民警,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工作。 公安部工作组对该厂水饺的原材料、生产流程、运输过程、重点人员以及有关物证进行了调查、检验。调查结果证实,天洋食品厂生产管理严格,所有的员工必须持证上岗,进入生产车间的人员必须着工作服、消毒、戴头套,并有专人检查,很难将气味浓烈的甲胺磷带入车间;饺子生产的工艺简单,流程短,每道工序均为集体作业,人员相互监督,并有实时录像监控,在生产车间很难有人为投毒的机会;出口饺子出厂即装入集装箱铅封运输,由日方在日本验收启封,未发现异常。饺子包装袋上检测出甲胺磷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副主任王桂强介绍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在2月25日收到了石家庄市公安局送检的两个饺子塑料袋。据送检单位介绍,这两个饺子塑料袋是因为表面有黏附物,由日本的进口商邮寄给天洋食品厂的。 这两个塑料袋送到公安部以后,物证鉴定中心已经完成了关于甲胺磷方面的检验。“我们用气质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仪检测了这两个饺子塑料袋,检测的结果是,在两个袋子的外侧和内侧均检出甲胺磷,其中袋子外侧的甲胺磷数量远远大于袋子内侧,袋子外侧和内测甲胺磷含量的比例关系支持甲胺磷从袋子外侧渗透进入内侧的可能。”有毒物质能从包装袋外渗入 对于日本警方提出的“甲胺磷无法从外部渗入封闭完好的塑料饺子袋、甲胺磷不是在日本境内生产的”,并由此推断出“投毒发生在日本境内的可能性很低”的观点,王桂强表示,中方实验结果表明,甲胺磷可以从封闭完好的饺子包装袋外侧渗透进饺子袋的内侧。日方所检测的甲胺磷中的杂质也不能作为甲胺磷来源的判别特征。 公安部鉴定中心在尽可能模拟与实际情况相接近的实验条件下,对天洋食品厂生产的13克重规格的饺子的包装袋进行了密封状态下甲胺磷渗透实验。鉴定中心用甲醇或水将甲胺磷农药稀释成60%、30%、10%和1%四个浓度梯度,分别涂抹在封闭完好的饺子袋的外侧,然后在零下18摄氏度的温度,即饺子在仓储、运输、销售时的冷藏温度中保存了10个小时,之后再用有机溶剂提取饺子袋的内侧进行检验。 实验表明,四个浓度梯度的甲胺磷溶液都可以从密封饺子袋的外侧渗透到内侧,实验所用的62个饺子袋样本中87%的袋子在内侧都检测出甲胺磷。在检验的提取和检测方法方面,中日警方的做法是基本相同的。中方正继续调查有毒物来源 中日两国警方分别作出“甲胺磷投放发生在本国境内的可能性极小”的结论,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余新民说:“两国警方所下的结论都有自己的依据,但要看哪一个依据更科学、更客观、更可靠。”他表示:“事实真相并没有查清楚,两国警方不应该结束调查,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互相支持,有责任共同把这件事情的真相查清楚,对两国人民作出负责任的交代。” 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表示,古今中外,所有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行为,都是具有相当隐蔽性的。“任何引发犯罪的可能性都存在,包括此次中国输日水饺中毒事件,也不排除会有人从其他国家和地区非法购买相关的农药带到日本的可能性。”魏传忠说。 据河北省有关方面通报,2月15日,河北有关方面就查获了一起由日本记者购买、持有、携带并试图运出甲胺磷农药的案件。 官方态度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不希望该个案影响两国关系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28日回答关于中国输日水饺中毒事件的问题时表示,这是一起个案,是一个局部问题,相信双方会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不希望这个问题影响两国关系。 刘建超说,中方高度重视这个事件,希望中日双方能够继续加强合作,争取彻底查清有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质监总局副局长魏传忠 希望与厚生省建食品安全合作机制 国家质监总局副局长魏传忠指出,中国输日食品合格率99.81%,比日输华食品高0.44%,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正在积极推进和日本厚生省建立食品安全合作的长效机制。 魏传忠表示,最近有关中国出口的鲐鱼在日检测出敌敌畏超标,中国出口的韭菜、虾仁韭菜包子在日检测出农残超标,从浙江出口的墨鱼天妇罗产品在日检测出有关农残超标的问题,经过中方严格检查均未发现相关问题。 针对中国输日食品的合格率和日本输华食品合格率的问题,魏传忠介绍说,最近因为中国输日水饺中毒事件的影响,日本消费者普遍担心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很多人表示不愿意、不敢再购买中国的食品。他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措施,中国出口食品始终保持了很高的合格率。 据介绍,国家质检总局正在积极推进和日本厚生省建立食品安全合作的长效机制。合作的内容,中国希望在人员、信息、技术交流、有关定期会议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协作、联络点的建立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2月2日,中国赴日工作组向日方表达了这个希望。2月21日,在会见日本驻华公使的时候,正式向他递交了《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日本国厚生省关于食品安全的合作协议》文本草案。中方希望能得到日方的积极响应,尽早签署这个协议。 背景 2007年12月底至2008年1月22日3个家庭、10名日本民众在食用了产自中国河北的速冻水饺后,出现了腹痛、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其后,日本当地检测部门称,在患者呕吐物和水饺包装袋中检测出了禁用农药甲胺磷 2008年1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接到日方关于日本消费者食用河北天洋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速冻水饺后发生食物中毒的通报后,迅速展开调查 2月3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组成工作组赴日 2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河北省政府接待并积极安排日本政府派出的调查团前往天洋食品厂调查 2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官员与有关人员再次赴河北对天洋食品厂各环节进行认真调查 2月20日公安部派出高规格的警方代表团赴日,与日本警方协作开展工作 |
【关闭】 【大 中 小】 【打印】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
![]() |
相关参展日志 |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
![]() |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
![]() |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
![]() |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
![]() |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
![]() |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