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认定进口货高档 天价大米成购买者荣耀 |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8/2/21 9:07:00 |
同样的大米,在日本国内售价约合人民币30余元/公斤,在香港售价约合人民币65元/公斤,跑到中国内地变成了99元/公斤,是中国大米的25倍有余,如此这般竟还卖到了脱销的境地,究竟是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令人吃惊,还是“天价大米”的运作能力令人吃惊? 据说,天价大米的零售价在成本价、运费、关税及风险因素等基础上综合制定,由数家公司参与“超常规”的销售、宣传和营销,可以想象“运作费用”之高。但这“运作”出的高价并没有把国人吓跑,反倒成了集团赠礼和高端消费群体的心头所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非近乎离谱的“价高”,这批大米根本不会引来媒体热炒,大约也不会成为购买者的“荣耀”——每袋198元的大米比每袋188元的更早脱销,就是因为买者买的不是下锅的米,而是可以显摆的“高价”。 去年天价大米“横行”之际,曾有某国产优质大米品牌借机宣传自己,声称天价大米不过是淘汰品种,而自家的大米品质相近,价钱不过4元/公斤。谁家的大米更好我们很难判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即使国产大米做到了如日本官员所说的“优质水稻品种、苛刻生产工艺、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每亩也只收获300多公斤”,真正“精耕细作,品质过硬”,价格也绝对卖不到99元/公斤。想想看,日本人多地少,主要是山地,可耕作农田零零星星,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耕作根本别提,基本没有规模效益,加上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老头老太,既没新知识又没体力,人力成本、生产成本不低,再加上长期以来的农业保护传统,即使在其国内,大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也是国际市场10倍有余,更何况运费、关税、宣传费以及众多公司的利润都在这些大米里。只可惜,天然劣势造成的高成本、高价格到了内地反而成了贵族气息。 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一种现象的涌起。在国内,只要是进口商品,无论产自发达国家,还是产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路货还是奢侈品,价钱一概远高于国产同类商品,也高于其在本土的售价。这既和关税、进口环节税高税率及一些非关税壁垒脱不了干系,也来源于许多人认定进口货就比国产货高档的心理。中国商场里卖的国际奢侈品牌普遍比美国贵50%以上,国外的“超市货”到了国内居然也以奢侈品自居;在美国基本没人听说的哈根达斯在中国大走高端路线,甚至只在繁华路段开店,而在中国卖到78元的哈根达斯家庭装在美国不到3美元;在欧洲,依云水统一售价500毫升1欧元,地位相当于国内的普通矿泉水,但在国内,许多说自己“只要依云水”的人还是掩饰不住自己的优越感。 国人误读的消费符号很多,现在又添上了最基本的农产品——大米。在这种误读下,显然国人不是在消费商品,而是在消费一种自己烘托出来的优越感。然而这种在国人眼中的奢侈品,不过是另一个国家重要的创汇产品而已。 |
【关闭】 【大 中 小】 【打印】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
![]() |
相关参展日志 |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
![]() |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
![]() |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
![]() |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
![]() |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
![]() |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