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政协委员诊脉中药出口瓶颈 呼建国际化标准 |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8/1/21 8:44:00 |
湖南乃至中国的中药出口因缺乏国际标准屡屡受阻。为此,湖南省政协委员刘国今日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加大中药国际标准化产业平台的研究力度和投入的建议》,呼吁举全省之力帮助中国中药在国际贸易中争取份额,振兴国药。 来自民建的刘国说,湖南作为中药材生产和销售大省,中药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四十几个专业药材生产基地和一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种植总面积已达411万亩。湖南“十五”规划已把中药产业发展列为全省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作为医药主导产业来发展。与此同时,湖南中药在出口上却屡受限制,最直接原因就是重金属和农残超标,所以建设中药国际标准化体系及其产业平台,突破产业瓶颈,必将极大促进我省乃至全国的中医药产业的出口,全面推进中医药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目前,标准化问题已成为制约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是各国阻击中药进口的主要门槛。中国多数中药材都缺乏明确的有效成分含量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及外源性毒素等检测标准没有与国际接轨,没有建立建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使得中药的误用、滥用难免发生,进一步恶化了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最终直接导致出口受阻。 因此,建立中药国际标准化体系势在必行。刘国委员建议,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湖南中药标准化工程督导中心”,负责协调和督导国际标准化体系及其产业平台建设的研究和实施,形成一条从药材种植、深加工到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药制药、中药商贸的国际标准化产业链;建议加强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种植示范基地”可以加强种苗的选育、保存(包括基因保存),建立规范化、一致性的生产操作规程,有益于中药资源保护,尤其是濒临灭绝的重要中药资源保护,最终实现中药原材料的可控化、标准化和无污染或低污染,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确保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内中药的国际标准的完善和国际市场份额的增加,有专家预计,到2010年,湖南省中药产业年销售收入将在现在预计的150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占全省GDP的比重也将从原来的2%增加到4%左右。中药国际标准化产业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加快湖南中药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而衍生一系列现代化的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使湖南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湖南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特色。
|
【关闭】 【大 中 小】 【打印】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
![]() |
相关参展日志 |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
![]() |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
![]() |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
![]() |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
![]() |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
![]() |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