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产品退税取消 深加工产品出口或受调控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7/12/27 11:10:00


    粮产品退税取消 深加工产品出口或受调控

    12月18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宣布,从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小米、大豆(4694,70,1.51%,股票吧)等原粮及制粉的出口退税,共涉及84类原粮及制粉出口产品。

    新政被认为是中国政府控制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举措。但业内专家、企业和官员对新政实施的效果却并不乐观。业内普遍认为,单纯控制原粮和粗加工品出口,心理作用大于实际效果,而调控粮食下游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效果将更为显著。

    平抑粮价“心理战”

    按照财政部的通知要求,对于12月20日以前签订的价格不可更改的合同,可以在12月31日前到税务机关备案,在2008年2月29日前准予按调整前的出口退税执行,未备案的合同从12月20日起就被取消出口退税。2008年3月1日之后,所有合同出口一律按照调整后执行。

    这次政策调整从出台到执行时间很短,没有给出“缓冲期”。财政部负责人解释称,此举是为了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目前粮食价格水平,缓解贸易顺差。此前,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大多为13%。

    自去年10月份以来,中国粮食价格步入上涨通道。这一趋势在今年愈演愈烈,并因为CPI屡攀新高而格外引人注目。官方一直强调这次 “结构性通胀”的罪魁便是粮价,以11月份数据为例,当月CPI涨幅高达6.9%,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CPI上涨5.94个百分点。

    国内粮价上涨的同时,国际粮价更是大幅上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小麦。今年由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干旱而造成小麦大幅减产,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不断冲高。进入12月,芝加哥期货交易市场的小麦屡次冲破10美元/蒲式耳大关,达到历史新高,比年初上涨了两倍多,相当于367.5美元/吨,也就是超过2700元人民币/吨。而同期郑州交易所强麦(2021,-12,-0.59%,股票吧)品种尚在2000元/吨左右,出口更为有利可图。

    在巨大价差的诱惑下,中国小麦出口猛增,来自海关的数字显示,中国仅10月就出口小麦13.6万吨,比去年增加630.2 %,1—10月出口累计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06.5%。

    这些数字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担忧。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鼓励出口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而多位粮食经济专家也表示,新政会明显降低企业的盈利,从而影响其出口量。

    而国家粮食局一位人士认为,“这些措施对增加国内粮食供应会有一定作用,但主要是心理作用,给市场一个加大调控力度的心理暗示,稳定大家对于粮食价格上涨的预期,但不会有太大实际效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副所长程国强也承认,与国际上一些农产品出口大国相比,中国取消出口退税,其稳定粮价上涨预期的心理作用,可能大于对实际交易的影响。他说,“此举在当前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对稳定国内市场预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注下游产业

    消息发布当日,国内粮食期货价格出现一定波动,郑州和大连交易所大豆、豆粕、豆油、玉米、小麦等几乎所有涉及到的主要期货品种价格全部下跌,但总体保持平稳。在这种情况下,业内人士认为,真正应关注的是下游产业。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到,深加工是中国粮食重要用途之一。尤其是玉米(1723,0,0.00%,股票吧),其食品和饲料之外的深加工产品多达30余种,如乙醇、赖氨酸、VC、人造纤维等。据悉,去年中国通过下游深加工产品消耗的玉米约有100万吨。

    对此,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宋廷明表示,玉米深加工产业可能对国际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注意到,所有这些产品都没有出现在本次调整目录中,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产品的出口已开始呈现增势。据程国强提供的数字,今年10月蛋白粉出口数量较9月增长32%,比去年同期增长21%。同月,玉米淀粉较9月份增长16.8%,比去年同期增长110%。

    程国强表示,这些产品虽然归于工业品,但是以粮食为原料的,他们的大规模出口仍然会影响国内粮食市场。因此,他呼吁宏观调控部门关注粮食的下游产业。

    事实上,从去年叫停玉米燃料乙醇开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就一直关注粮食深加工产业的状态。因此,多位专家表示,玉米深加工的问题在政府部门的注意之中,如果粮食价格上涨超过容忍的限度,控制下游产品出口的政策就势在必行。而《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也获悉,乙醇等粮食下游产品出口退税调整政策已毫无悬念,但目前尚不知何时正式出台。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