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巧克力市场吸引跨国厂商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7/12/13 11:13:00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糖果巧克力市场,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跨国巧克力厂商的目光。除了欧美品牌外,来自韩、日等亚洲国家的巧克力厂商也争相加速在中国开拓市场,推动着新的市场格局的形成。

    喜欢巧克力的消费者近来发现,除了德芙、吉百利等熟悉的巧克力之外,市场上又新增了15款韩国乐天巧克力。乐天集团是韩国著名食品集团,今年初,乐天与美国好时公司共同投资8000万美元进军中国巧克力市场。此次首次上市的巧克力,即为双方旗下上海巧克力工厂下线的首批产品。乐天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在中国的巧克力产量将达6600吨,销售额达3710万美元。

    除韩国企业外,日本企业也在加快中国市场的布局步伐。有媒体报道,日本巧克力制造销售行业的龙头企业明治制果去年8月即开始在上海设厂,而过去明治制果只从日本进口巧克力到中国销售。与此同时,美国好时公司也下定决心深耕中国市场。好时高级副总裁约翰表示,计划到2010年在中国获得23%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市场亚军。

    跨国巧克力企业纷纷布局中国,表明看好中国巧克力市场的高增长性。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巧克力人均消费50-60克左右。巧克力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人均年消费10公斤以上;亚洲的日本、韩国,年人均消费量都在1.4公斤以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未来10年内国内巧克力市场有望以每年接近20%的速度高速增长。正因如此,跨国巧克力企业纷至沓来。

    由于韩、日巧克力企业的入场,现有国内巧克力市场格局将可能面临新的变化,原有老的洋品牌和本地品牌可能面临新的挑战。欧美的吉百利、德芙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巧克力品牌,在消费群中有较大知名度。但韩、日企业产品在包装、口味上都做了针对中国消费者特点的设计。例如,此次乐天首次在中国市场上采取了独特的罐装形式。乐天集团副会长辛东彬表示,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与竞争品牌的差异化。不过,究竟洋品牌今后在中国市场的格局会怎样变化,仍需时间观察。

    另一方面,更多洋品牌的进入,对本土巧克力企业也带来更多考验。目前内资巧克力生产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的阶段。面对新旧洋品牌的压力,内资企业的出路在于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并下大力气进行国产名牌的培育。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