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用中西药理论答中美经济不平衡问题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7/12/13 8:28:00

    十二月十二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再次降息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不小。 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中国人生病喜欢看中医,用中药,西方人则信西医,这种习惯上的差异,导致中美在治疗‘不平衡’病的时候,意见不太一致”。

    十二日下午,刚刚步出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专题会场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用“中西药”理论应答记者对中美经济不平衡的关注。在之前的一个半小时里,两国财经高官就“经济平衡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周小川说,中医的特点是一副药里面有很多种药,不是单一一种药,中医强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治本”,但中药往往作用时间长一点,疗效慢一点。“而西方人不信中医,一旦我们得病,西方人会马上建议动手术”。

    周小川说,迄今为止,中国已经推出了一揽子的、多项政策的组合,针对不平衡问题加以系统性的纠正。

    据介绍,在这一揽子政策中,以结构性政策为主,包括提高内需,提高农民的消费,扩大服务业增长,在贸易政策上纠正过去“奖出限入”的政策,外汇政策上纠正“宽进严出”的政策,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教育收费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减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等。

    此外,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价格杠杆在一揽子政策中的作用,已进行汇率机制改革,不断扩大汇率弹性,并高度重视一些影响内销与外销比例关系的价格,如能源价格、环境污染代价、劳工工资等。

    对于“不平衡”问题,这位中国金融高官提出的观点颇为辨证。他说,“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平衡可能是短暂的,虽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方面平衡了,别的方面可能又不平衡了”。因此,“我们要与不平衡共存,不断地进行调整,没必要对不平衡大惊小怪”。

    但他也强调,当不平衡出现时,调整一定要注意力度,防止过调,“过调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针对中美经贸不平衡的现状,周小川表示,中国不但重视中国方面的调整,也重视美国方面的调整。

    他说,当前美国经济受次按影响,一方面中方希望美国经济顺利克服次按困难的冲击,同时,也建议美国消费者可借这个机会,适当提高储蓄率,减少过度消费,使双方经济得到“巧妙的、精细的”平衡。双方都有需要努力的方面,通过一段时间,将当前的不平衡加以缓解或得以最终解决。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