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增势不减 存有两大问题 |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7/10/25 10:34:00 |
“今年1~8月份,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仍旧是顺差,顺差额达68.3亿美元。”在第102届广交会期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称医保商会)会长周小明在分析今年出口形势时透露上述数据。 根据医保商会最新公布的数据,1~8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据海关统计,1~8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达246.4亿美元,同比增长24.15%。 今年出口五大特点 周小明总结了今年1~8月份,全国医药保健品出口的五大特点。 1.国际需求稳定增长 国际市场对我医药保健品需求继续稳定增长,亚洲、欧洲、北美洲占我医药保健品出口总额约89.52%,对各大洲出口增幅均在20%以上。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到206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印度、德国和韩国仍为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传统的前五大贸易伙伴,所占比重达46.76%。在出口金额排名前20位的贸易伙伴中,我国对印尼、泰国、以色列等贸易伙伴的出口增幅均高达40%以上。 2.大宗原料药价格快速上扬 维生素C的出口平均价格近4美元/公斤,实际冲击价格曾高达每公斤12美元左右,比2006年每公斤3美元的价格上涨了3倍,接近历史高位。青霉素工业盐的出口平均价格已近15美元/公斤,与2005年低潮时的价格相比翻了近一倍。另外,氯霉素出口价格由30美元/公斤涨到37美元/公斤,磺胺嘧啶更是涨价50%。 1~8月份大部分大宗原料药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扬,其原因:一是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部分企业转产,导致大宗原料药市场供求趋于平衡,价格回暖;二是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及环保等因素提高了市场成本;三是国内不少企业受环保压力停产、减产造成了部分产品供应紧张;四是出口退税率降低要靠提高出口售价消化。 3.西成药出口增势强劲 1~8月我国西成药出口同比增长49.6%,出口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制药企业抓住了全球药品外包生产和外购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机遇,国内制药企业积极提升自身研发、生产、管理能力和质量也是重要的原因。 4.成本优势受到威胁 虽然部分产品的价格比去年有所上升,但有些产品仍没能改变处在成本线边缘的局面。实际成本包括基础工业成本、环保治理成本、资源成本、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都在大幅上升,出口成本优势日益受到威胁。 5.出口激增运费大涨 近几个月来,由于企业对出口退税率调整反应强烈,造成出口货物激增,不少企业纷纷抢出口,通向各大港口的道路拥挤不堪,运费大幅上涨了30%~50%。许多原本正常出口的货物也无法按时装船,未受降税影响的西成药和医疗器械也因运费上涨而成本大幅增加。 两大问题制约出口 在谈到今年出口面临的问题时,周小明指出了出口退税率大幅调整以及124种新增商检商品问题。 今年6月18日,财政部正式公布,西药原料药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到5%(维生素类和抗菌素类除外),业界普遍认为这将严重影响我国西药原料药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西药原料药出口乃至西药原料药生产企业的生存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据了解,西药原料药是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的主体,医保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共出口106亿美元,占医药保健品出口总额的57%。目前,由于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医药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再加上环保投入的成本,生产企业再消化8%幅度的退税率调整困难很大。目前,较好的医药保健品行业外贸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每美元0.2元人民币左右,出口利润在1.8%左右,难以承受8%的退税率调整。 周小明分析,目前我国西药原料药出口保持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成本价格优势,如果西药原料药经营企业因出口退税率调整而大幅提价,将影响我国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与主要竞争对手印度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可能不得不将多年培育起来的国际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 在出口利润微薄的情况下,出口退税率突然大幅调整,一些医药出口企业可能面临亏损,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可能面临破产,由此可能导致大量从业人员失业。目前,许多企业还没有拿出今后的发展对策。此外,含濒危成分的中成药退税率为零,对许多“中华老字号”影响很大,如同仁堂等,利润损失都在70%左右,其中药国际化、品牌战略都受到影响。 今年4月30日,国家质检局、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关于对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添加剂及原料产品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公告》,决定自2007年5月15日起,将124种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添加剂及原料产品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监管。涉及的124个海关税则号中,仅医药产品就涉及47个税则号,按2006年我国海关统计,年出口额达28.5亿美元,产品数量达17.3亿公斤。 周小明认为,目前该公告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海关和商检执行文件不同步;公告涉及品种多、出口数量大,商检机构力量有限,难以及时检验完,影响企业交货;公告发布后很快就开始执行,企业没有反应时间;每单都要检验检疫,增加了出口企业的人员和费用负担,影响了我国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关闭】 【大 中 小】 【打印】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
![]() |
相关参展日志 |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
![]() |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
![]() |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
![]() |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
![]() |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
![]() |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