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称中国出口的问题食品数量不断增多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7/9/1 13:47:00
    据法国媒体8月29日报道,在今年第9期的法国经济月刊(Expansion)上,刊登了一份欧洲安全警示系统公布的来自中国的问题食品名单。据悉,列入欧洲安全警示系统的,从中国进口的鱼肉蔬菜米面等问题食品数目,2006年创下最高记录,2007年上半年,被警示的从中国进口的问题食品数目仍不断攀升。

    法国《经济月刊》9月刊登的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来,中国向欧洲出口的食品遭遇安全警示的数目冲上峰顶。据统计,2006年中国出口食品在欧洲市场下架的或被欧洲海关扣留的不下263宗;2007年仅7个月,被欧洲警示的中国问题食品达209宗。上了欧洲安全警示黑名单的中国问题食品,譬如调味汁或米糕中发现禁用的色素;干果有致癌的霉菌;蜂蜜和鱼类抗生素的残留;鳗鱼含微量汞;过期的方便面等诸如此类危及健康的问题食品。

    此外,被欧洲警示的还有来自中国的厨房器皿,譬如,刀叉等餐具、保温瓶、烤肉架等。从欧洲市场下架的中国厨房器皿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器皿涂层镍、锰、铬等元素超标,有可能危及食品安全,因人体内不能排泄这些重金属元素,长久积累危及健康。

    法国《经济月刊》对中国出口食品安全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时称,一方面,近年来在世界低成本食品需求量迅速膨胀的刺激下,中国已跻身于世界廉价食品生产国的行列,也成为世界最大的食品出口国。据统计,2006年,仅法国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就达3.67亿欧元,而且每年从中国进口的食品数量翻番。但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缺乏防范食品污染的意识和消费者安全保障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有些中国产品含有廉价的甚至有碍健康的添加剂,譬如8月初,从欧洲市场下架的中国有毒牙膏等。

    另一方面,国际上假冒伪劣食品泛滥。据国际海关组织的统计数据,2006年,世界上假冒伪劣食品达200万宗,其中16%至20%来自中国。尤其假冒伪劣的罐装食品泛滥,譬如,盗用著名商标、中国制造的罐装蔬菜,从防范疏松的东欧边境或西欧的大港口非法走私入境欧洲。有些是中国出口商与西欧进口商联手同谋走私的罐装食品,但更多的是通过东欧犯罪团伙的走私网络大宗贩运假冒伪劣货物。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