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美国应客观公正看待中国出口商品质量问题 |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7/8/22 8:13:00 |
自从今年3月份以来,从日化产品到食品,再到玩具,中国出口商品质量风波不断扩大,指责者的调门也越来越高,美国某些国会议员、候选人和媒体尤甚。 但无论是中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的数字,还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统计,都足以说明,就总体而言,中国出口商品,特别是食品安全状况并不比其它国家的差,甚至还略胜一筹。2004-2006年间,中国对美国的食品出口合格率分别为99%、99%和99.2%。美国对中国的食品出口合格率分别为99.01%、98.85%和99.09%,同期中国对日本和欧盟的食品出口合格率3年均分别高达99.8%、99.9%和99.9%;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统计,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美国各口岸已查获并退回的进口食品批数最多的国家并不是中国,前两位国家分别比中国多395批次和112批次。 因此,要想真正降低消费者面临的安全威胁,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谴责,不如静下心来寻找监管漏洞所在,分析监管漏洞形成的原因,并努力堵塞。 无论是作为出口国的中国,还是作为进口国的美国,其监管体制都未能完全跟上全球性生产和贸易发展的步伐,从而出现了监管漏洞。正是由于监管漏洞导致中国出口商品质量问题浮现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监管漏洞之所以出现,有客观根源,即全社会可供投入的监管资源短缺,毕竟相关的技术、设备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相关人员培训更非一日之内能够完成;也有主观根源,即全社会有足够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员可供投入监管,但是决策者却没有为此作出足够的投入。中国政府已经为商品质量监督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司空见惯的老商品对于中国市场而言还是新商品,中国本身就面临着要对众多新商品建立质量监管体系的任务,监管资源短缺的矛盾相当突出,亦即中方监管漏洞很大程度上源于客观根源。相比之下,美国在这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属于主观根源了。 7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北美版)发表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和金融学教授、美国商务部前副部长杰弗里·加腾文章,题为《为何西方必须规范中国出口》,该文指出,过去25年来美未能及时更新进口产品监管体系,过去10年里,美食品药品管理局检查的产品增长了3倍,但其预算却一直未增加,而过去几年美消费产品委员会人员和预算则均消减至少10%。但是,杰弗里·加腾没有深入探询为何出现了这种进口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量猛增而资源投入止步不前的状况,而这才是更值得治国者反思和改进的。特别是掌握政府预算核准大权的美国国会应当为出现这种情况承担什么责任?那些在中国商品质量问题爆发之后“义愤填膺”要求对中国商品采取种种极端的歧视性限制措施的议员们,他们当初是否打着“防止政府规模膨胀”、“控制预算失控”等“正义”旗号阻止了给质量监管部门增加必要的投入呢? |
【关闭】 【大 中 小】 【打印】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
![]() |
相关参展日志 |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
![]() |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
![]() |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
![]() |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
![]() |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
![]() |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