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7/8/21 13:55:00

    商务部正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四项综合措施,提升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这是记者在商务部举办的今年首期农产品重点出口市场质量安全法规培训班上获悉的。

    商务部和国家认监委14日在杭州举行2007年度首期农产品重点出口市场质量安全法规培训班,来自东部地区的企业以及有关政府部门的约300名代表就出口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良好农业种植规范(GAP)应用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HACCP)建设等课题参加了培训。

    商务部外贸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产品出口行业质量安全建设,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采取了四项综合措施:

    ——继续大力推进“公司+基地”生产经营模式。商务部鼓励农产品企业加强自有基地建设,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建立溯源体系,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

    ——加快制定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政策措施。商务部支持行业组织制定、推广出口农产品的行业标准和标识,鼓励企业通过进口市场要求的认证,推动企业加强种养殖、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与投入。

    ——加强对违法违规企业的监管与处罚。商务部正在推进外贸信用体系建设,与海关、外汇、质检和税务等部门建立“对外贸易经营者违法违规信息交换机制”,建立出口企业“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受惩戒,守信者得便利。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商务部正在跟踪监测重点出口市场的动态,及时向出口企业通报相关的农业和贸易政策法规、检验检疫措施、贸易摩擦、农业谈判等动态,并积极开展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鼓励有条件的行业组织和地方政府开展区域性和专业性的出口信息服务和培训活动。

    今年商务部和国家认监委还将在中西部地区举办6期这样的培训班,主要针对水海产品、园艺产品与畜禽产品等优势出口农产品培训企业。而在2006年,商务部与质检总局联合主办了7期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系列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日本厚生省日前公布了2006年日本进口食品合格率,自中国进口的食品合格率为99.42%,高于美国的98.69%。

    记者从商务部外贸司获悉,200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310.3亿美元,仅次于欧盟、美国、加拿大和巴西,位居世界第五位。逾300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带动了中国6000多万农民的就业,物美价廉的中国食品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全球消费者带了更多选择。而2006年中国进口了319.9亿美元的农产品,位居世界第四位,也给美国、巴西和欧盟等贸易伙伴带来了巨大利益。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