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回应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国外报道极不负责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7/8/6 14:12:00

    
    目前,中国出口食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一些国家和媒体的炒作之下,不少国外的消费者对来自中国的食品产生了抱怨、置疑,甚至有一些地区对中国的产品进行了限制。

    继美国公布中国出口产品的问题之后,日本也开始报道进口鳗鱼不安全之类的话题。进入7月的一周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鳗鱼量已经下降到去年的一半。随后几天,欧盟发言人宣布,美国禁止的中国海产品在欧洲也会被禁止,同时提醒其成员国对中国海产品提高警惕。

    中国食品真的如国外媒体所报道的那样不安全吗?为了回答国外媒体质疑,8月5日,央视经济频道特邀卫生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的新闻发言人对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做出了回答,并对国外媒体频频指责中国食品安全的背后原因进行了分析。

    三部门直面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据悉,目前,美国禁止进口中国的五种鱼,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相关检测机构从中国进口的鱼中检出了药物残留。

    “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一是有些属于非法出口,比如报验时送的是一种样品,合格以后,他在装货时却换上了其他的产品。二是伪报品名,比如应该作为水产品报检出口,但是极少数企业伪造别的品牌,这些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质监总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平认为。

    他还表示,我国出口的食品包括水产品,检验的合格率应该是在99%以上。对出口的食品,我们实行三项制度,一项是许可,就是对生产条件、质量控制进行审查。第二是派检验检疫官员驻厂监管。第三项就是黑名单制度,无论在哪个环节发现问题,都要记录在案,违规企业要成为重点监管的对象。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王新培发言表示:“国外的一些报道,把一个个案的产品问题扩大到整个国家的产品,我想是极不负责任的。”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也表示,中国对出口食品的管理是比较严格的,对水产品中一些药物的使用,都有严格的限制。

    刘德平还列举了两组数据来说明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第一组数据是,今年上半年国家质监总局对全国的食品进行了一次监督抽查,抽查结果显示:平均合格率是85.1%,比2005年的全国平均合格率提高了五个百分点;第二组数据是,我国各种食品中的基础食品,如米、面、食用油、酱油、醋和主要的大众的调味品等的合格率在95%以上。

    食品安全问题的背后

    是贸易保护主义

    据悉,7月23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2006年度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又为中国出口食品的安全状况提供了明证。其中,中国食品的抽检合格率最高,达到了99.42%,甚至超过美国和欧洲的食品抽检合格率。不仅是对日出口,2004年至2006年,中国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国的食品,在当地的抽检合格率也都在99%以上,这个数字比美国出口到我国的食品合格率还要高。

    既然国外的数据都表明,中国食品是安全的,那么,为什么从今年3月份开始到现在,一直存在中国的食品不安全的论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刘德平认为,是贸易保护主义在作怪,“贸易保护主义在很多国家仍然挥之不去,甚至愈演愈烈。”

    贸易壁垒研究专家夏有富也认为,我国的农产品去年出口达到330亿美元,今年又增加了20%,市场增长是比较快的。“农产品是技术贸易壁垒最严重的一个领域,就是用保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名义,通过技术检验、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一些技术贸易壁垒手段达到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中国将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据刘德平介绍,目前在出口食品中,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追诉制和召回制度。“种植场在哪一个地块,什么时候种的?种子的来源,中间的施肥、除草、杀虫等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记录。无论是它在出口了,还是摆货架了,通过它的代码、标注,都可以查得清。”

    毛群安表示,目前,卫生部也对食品安全提供预警信息。王新培也表示,商务部将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食品安全。“一是建立信用体系。二是加强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建立一个黑名单制度。三是加强信息沟通,定期的发布。”

    据悉,我国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已经高度重视,7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了全国质量工作会议,还签署了第503号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加大了对违法经营者的处罚力度,无证经营案值过万可罚款20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也纳入到了政府工作考核当中。

    目前,我国政府也正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解决食品安全这个全球问题。8月4日,经过友好协商,中美两国就食品等产品安全合作备忘录的基本框架达成一致,内容涉及进出口食品安全体系、监管制度和法规标准合作、信息交流、部级会议制度等。

    中美双方商定,下一轮副部级会议将以此框架讨论形成具体文本草案。双方对年底前开展密切合作的安排达成了共识,对如何解决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了初步意向。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