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酒会2011年秋季见闻录之进口葡萄酒的现状与未来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11/10/20 11:13:00

        进口葡萄酒正处于导入期,未来2-3年将进入蓬勃发展期。目前进口葡萄酒的平均价格区间已由5-6年前的高不可攀处跌落到大众化消费水平,消费群体也由传统的少量高端客户群体,扩大到了以中餐馆、私人客户、大企业和政府团购为主的多元化消费群体,消费区域逐渐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扩散,经销商和终端数量出现了飞速提升,目前大众对进口葡萄酒的主要消费障碍已不复存在。此外,中国目前人均葡萄酒消费仅0.5公升,比国际的人均6公升少了5.5公升,如果以13亿人口计算,理论上中国葡萄酒市场潜在规模还有70亿公升以上的增长空间。过去三年,进口葡萄酒每年增速均不低于60%,随着导入期的逐步深化,未来2-3年将很可能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期。品牌力较弱仍是大多数进口葡萄酒的软肋,而厂商合作不足是背后直接原因。除拉菲等极少数名庄酒外,目前多数进口品牌还是达不到很多快速消费品企业对品牌的培育水平。此外,很多经销商、进口商,觉得厂家给予他们品牌和利益方面的保护不够,总是觉得品牌做起来了厂家就会收回自己做,很难深入合作。而不少经销商则走另一个极端,去买国外的酒厂,但是能买到的都只能是小酒厂,很难买到好的品牌。因此如何才能平衡好厂商利益关系、加强厂商合作、共同打造出知名品牌将是未来行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进口葡萄酒乱象之根源在于消费者认知不足带来的暴利空间以及监管层打假的有心无力。目前,大多数进口葡萄酒的消费者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无法辨别酒的好坏和价格的合理性,因而为经销商和销售终端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取暴利遗留了操作空间,这一点非常像招商型的小白酒品牌,越不透明短期暴利空间越大,但最终后果无外乎是品牌的短命化。此外,由于缺乏与厂家的统一协作机制,监管层普遍缺乏专业鉴定手段,对进口葡萄酒的假冒伪劣难以有效查处,只能通过敦促酒店销毁名酒瓶等做法起到有限防控,多少有些有心无力。进口葡萄酒的未来:价格理性回归、进口商IPO做大并往“三化”方向转变乃是大势所趋。目前,进口葡萄酒均由进口商自行定价,与国际乃至香港都有着巨大的价差,从我们现场看到的一份进口代理商的全国招商报价表来看,经销商的平均毛利率接近70%,终端毛利率也在30%以上,消费者和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竞争的加剧将促使价格的理性回归。其次,少数有实力的进口商正积极备战IPO,未来3-5年将进入行业加速整合阶段,而进口商在做大的过程中向“三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转变也将是大势所趋。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全球第五大干邑品牌卡慕将在中国 (2016/11/18 7:54:45)
·10.26-28秋季焙烤展(上海)-开拓 (2016/10/12 16:13:43)
·养生之道,药食同源---南京消博会 (2016/8/11 19:42:22)
·魅力九月 全球特色产品汇聚南京消 (2016/8/11 19:40:50)
·南京消博会引领流行服饰新潮流 “ (2016/8/11 19:37:41)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