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或大涨 输入性通胀将压境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11/9/21 13:53:00

    在美国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推出与否的关口,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再次等待涨价“指令”。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0日在例行发布会上称,1至8月,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带动进口金额快速增长,进口平均价格上涨14.5%.天然橡胶、食用植物油、铁矿砂、原油、成品油、大豆进口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2.6%、39.6%、37.5%、37.0%、33.9%和31.2%.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高涨会直接推高国内的生产成本,带来输入性的通胀压力。”澳新银行大宗商品研究亚洲总监诸蜀宁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近期,受欧债危机等事件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处高位,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并没有明显减弱。20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开始召开,分析人士预计美国可能变相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这将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在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美元进一步贬值,因为世界主要大宗商品基本上是以美元计价的,所以大宗商品的价格在中期内会上升,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研究员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主要体现在生产制造业领域,而对消费品价格压力则相对较小。因为在传导环节会有稀释效应,粗加工等中间环节会内部消化一部分价格上涨的因素。

    事实上,输入性因素被不少分析人士看作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中金公司此前的分析,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国内CPI传导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总需求强弱和国内政策对一些下游价格控制力度。当国内需求较高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CPI的传导压力相对略高。

    从国内市场来看,当前物价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难减,一些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品价格涨幅明显。商务部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除了蔬菜价格环比下降,36个大中城市主要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其中,消费旺季到来带动食用油、蛋类需求增加,豆油、菜籽油批发价格、鸡蛋零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2.6%和3.3%,涨幅分别比前一个月扩大1.5、2.1和0.8个百分点。

    诸蜀宁认为,未来3至6个月,还需要继续关注欧债和美债问题的进展,大宗商品中尤其要重点关注铁矿石、煤矿、大豆、玉米这几种商品的价格走势,预计由于国内供给缺口的持续存在,会依然在高位运行。国内供给缺口如果继续扩大,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这又会进一步推高国际市场价格。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