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农产品出口大单频飞 相关公司加班加点赶生产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11/4/14 9:00:00

    强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使得日本农业生产遭受重创。有关专家认为,灾害导致日本国内粮食、水产、畜禽等产量下降的同时,核放射性物质扩散过程中可能导致水产品以及畜禽产品受到污染,加剧日本国内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日本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势必出现较快增长。我国对日本出口份额较大的鸡肉制品、水产品等,将面临中长期机遇。

    记者通过多方采访发现,这种机遇已经显现,相关企业近来频频接到来自日本的大额订单,并在加班加点赶生产。

    日本过半进口鸡肉制品来自中国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进口额为1533.7亿美元,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贸易额占总进口贸易额的4%,而鸡肉制品是日本从中国进口的最主要产品,占日本总进口量的55%左右。

    中信证券在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日本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核泄漏事故重创当地农业,将加剧日本国内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局面。对于国内农牧食品类企业来说,日本核泄漏引发的食品安全需求,将带来两个主要的市场,一是日本本身的出口需求市场,二是国内的进口替代性市场,在食品安全领域能力出众和已经在日本开拓市场的公司,受益最大。

    不少实力券商都认为,此次日本地震和海啸将加大从中国进口食品以解燃眉之急的需求,给一些有出口资质的食品企业带来一定机会。

    具体来看,日本大约55%的进口鸡肉制品、44%左右的进口冷冻蔬菜和新鲜蔬菜,以及8%左右的进口对虾来自中国。中国对日本鸡肉制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85%,烤鳗占出口总量的70%左右,对虾占出口总量的22%左右。

    此次受灾的日本北部和东北部是日本水稻产区和虾夷扇贝、畜牧业的主要基地。地震和海啸直接影响到日本的海洋养殖业捕捞业以及畜牧业,日本东北部是重要的海产品养殖和捕捞区,地震和海啸短期对该行业造成直接破坏,中长期也可能影响海洋和地质环境,影响养殖业生存环境,而核泄漏则可能给日本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计的后遗症。

    中信证券认为,中长期来看,日本灾后重建过程中,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水产品、禽类、蔬菜等的进口量可能会有所提高,肉鸡养殖行业可能受益最大。

    部分水产品出口量价齐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商机,目前已在山东、浙江等地显现出来,部分企业的输日订单近期出现飙升,不少企业陷入供不应求的“烦恼”。

    东方艾格副总经理陈树韦指出,灾区为日本主要农业、渔业产区,在刚性需求下,日本消费者只能加大从中国等近邻的蔬菜、方便食品采购量。

    记者获悉,目前国内一些蔬菜加工企业,加班加点生产也无法完成来自日本的订单。陈韦树指出,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不少加工工厂已经尝到加价、加量出口的甜头。

    安徽省黄山市一家生产蕨菜罐头的加工厂,正加班加点赶工。记者获悉,日本核辐射事件后,该公司对日出口订单增长近50%。而山东徐州金田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地震发生以后,公司已向日本发运洋葱、牛蒡等蔬菜近600吨,较平日增长10%以上。最近公司的订单更是增长迅猛,即使相关产品涨价5%左右,日本客户也欣然接受,但要求尽快发货。

    记者从山东好当家获悉,公司对日蔬菜、肉食、面食加工出口订单大增,目前正满负荷生产。与此同时,工人严重不足的困境也开始显现。为了扩大产量、及时交货,公司不得不召集周围村民临时助阵,众多下至18岁、上至60岁的村民,纷纷被招往公司工作。公司甚至买了4辆大巴,专门用于接送村民上下班。此外,公司也开始掌握对日出口定价权,改变以前受制于日方客户的状况,不少产品调高了出口价格。

    产能不足成为“甜蜜的烦恼”

    在来自日本的订单猛增的同时,产能不足成为不少企业“甜蜜的烦恼”。

    好当家、东方海洋等多家上市公司就感受到了这种“烦恼”。东方海洋董秘于德海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少日本老客户追加订单,以前从未联系的新客户也主动与公司联系。”而东方海洋现在最发愁的是产能瓶颈。以东方海洋全资子公司烟台山海食品为例,该公司目前年加工产能约为1万吨,其中约6000吨出口至日本。但3月以来来自日本的需求猛增,山海食品一时应接不暇。

    于德海称,“由于产能不足,我们打算借机实现转型,主要生产一些附加值高的产品。”目前山海食品增加了烧烤类产品,这一行业的毛利率比鱼片高一倍左右。出口至日本的鱼片平均毛利率在12%左右。

    对于中国水产品会否受到日本核泄漏事件影响的问题,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环境室副主任刘桂梅表示,福岛附近海域为亲潮和黑潮的交汇点,这两股海潮流向常年比较稳定,均不会向我国海域方向流动,因此海水中的核放射性物质短期内不会直接影响我国海域。多家水产品企业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核泄漏并未影响到中国水产品的安全。

    于德海指出,“不少水产品大公司处于环渤海湾等区域,朝鲜半岛在中间形成天然阻拦有害物质的屏障”。

    此外,中国不少水产品企业为加工企业,原料来自于北欧,原料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如山海食品就从挪威采购原料,在中国加工成鱼片,然后出口至日本。

    不仅是日本市场,来自韩国等地的订单也在大幅增长。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水产商会常务副会长朱长良表示,因为担心日本水产品受污染,韩国、欧美等国转向中国大量采购,相关订单最近增长很快。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