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源头 中国已陷外储怪圈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11/2/28 11:36:00

    日前,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24次CMRC朗润预测报告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到2010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为2.85万亿美元,中国央行抛出了近20万亿元人民币来对冲。易纲认为,“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应该用多种手段渐进式治理通胀。

    减顺差要增加进口

    易纲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刻不容缓,但减顺差不是压出口,重点是增加进口。

    “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他分析说,经常项目或贸易顺差过大,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央行必须购回美元,从而被迫投放基础货币。较多的货币推高了通货膨胀,进而物价上涨。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写入官方文件多年,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依然没有明显改变。易纲认为,“十二五”期间,原有的工作思路需要改变。

    他指出,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主要矛盾已由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他还指出,外汇储备投资实物能力很有限,“铁矿石和石油越卖越贵,黄金市场容量小,兼并收购敏感,租用土地难度大。”

    易纲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目的是为结构调整赢得时间。中国做到了渐进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用大规模对冲收回流动性,保持了物价基本稳定。当前采取一系列汇率渐进式变革虽然有效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但问题并未解决。

    中国陷外储“怪圈”

    易纲分析,当前于中国不利的“怪圈”是:美国开动机器印制钞票,用于购买中国商品;大量美元流入我国,人民银行购汇,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投资美国资产,投资经营和保值增值难度越来越大;零利率意味着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很低。易纲表示,战略上要想办法跳出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变被动为主动。

    他称,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关键,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力争在2011年做到:内需扩大一点,对外需求依赖减少一点;工资和社保提高一点;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推进一点;资本项目对外直接投资放宽一点,更方便一点;汇率弹性增加一点;物价涨一点;顺差缩小一点;增长速度放慢一点,质量提高一点。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