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产品如何进入英国市场——以普洱茶为例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10/11/23 11:21:00

    10月25日,云南商务厅李极明副厅长率团在伦敦金融城的London Capital Club举办了《中国云南农产品(伦敦)推介会》,八家云南农业企业展示了云南的特色农副产品。本人代表中国驻英使馆经商处出席了推介会,通过会上交流与会后跟进调研,对云南农产品如何进入英国市场形成一些认识,现选取普洱茶为例,简要分析如下。

    一、英国市场空间有多大?

    英国每年进口大约16万吨茶叶。66%的英国人每天喝茶。英国每天喝掉1.65亿杯茶,每年喝掉602亿杯茶。茶叶是英国的第一饮品,排名第二的咖啡日饮量仅为7千万杯,还不到饮茶量的一半。全球人均喝茶最多的国家是爱尔兰,英国紧随其后。消费方式上,英国消费的茶叶96%是袋泡茶,98%的茶配牛奶饮用。

    目前,英国进口的茶叶主要来自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马拉维和津巴布韦,中国茶叶在英国市面上不容易买到。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茶国,2008年产茶120万吨,印度第二,2008年产茶98.1万吨。云南当年出口茶叶4400吨。

    二、英国市场的进入战略

    英国市场是一个开放的、竞争较充分的成熟市场,普通商品供应充足、平均利润率偏低,常见的价格竞争战略对于进入英国市场效果有限,且有反倾销之忧。

    但是,英国市场留有敞口;特色产品是打开英国市场的敲门砖。丰富商品线的大门,在英国是永远敞开的,因此,以特色产品拓展其现有商品线是一个更好的市场进入战略。这一展战略角度,既能避开原有供货商的抵制,又能掌握商品定价权,进场障碍小、利润有保障。当然,所谓特色商品也要适销对路、切合英国市场偏好。

    三、如何落实进入战略?

    云南农产品的出口以原材料为主,产品包装设计、市场营销与英国市场的普遍水准仍有较大差距。云南的弱项正是英国创意产业的强项。如果能与其联手,将是落实市场进入战略、开发适销英国市场之特色商品的一条捷径。

    与英国创意产业的结合,也包括利用当地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营销公关公司、广告设计代理公司、传媒公司等专业服务机构。这些专业公司相当于本地市场向导,他们熟悉英国市场环境,了解英国的法律、财务和商业惯例,能够帮助中国公司开拓英国市场、实施品牌战略、处理好法律财会等事务。

    这类公司很多,云南企业在挑选服务商的时候要货比三家,多请对方出预案,仔细考察、试用,按程序办事,不要事先付款,多次使用满意后再逐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新洲国际集团为此次推介会提供了全案服务工作,是云南企业利用专业服务的一次不错的尝试。与专业公司往来,对于提高我企业的管理水平、熟悉国际惯例、业务练兵,都不失为一条门路。

    四、英国市场的进入渠道

    英国茶叶协会是一家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联系全英国10万多家茶餐厅,在业内拥有权威和影响力。该协会网站目前发布了52家茶叶供应商的广告,云南海湾公司既可以在该网站刊登常年广告(年费160英镑),也可以直接联系这52家英国茶商、与之建立经销关系。英国茶叶协会的会员企业都是可以推销产品的潜在企业客户。另外,英国食品和饮料协会是全英最大的行业协会,也是一条市场进入途径。

    由于英国消费最多的是袋泡茶,家庭和写字楼是最主要的茶叶终端客户,零售渠道对英国茶叶市场极端重要。英国主要连锁超市Tesco、Sainsbury、Waitrose、Wholefood等均是英国茶叶市场的主渠道,应积极主动向其推介产品,争取长期订货。

    五、如何与英国企业打交道?

    英国是一个老牌市场经济国家,商业运作有整套的成熟模式,企业家尊重秩序,遵守规矩,习惯于系统地思考生意,系统地运营业务,有板有眼、按部就班地按程序办事。讲究计划性和提前量,看似反应迟钝、效率低下,但是做事比较扎实可靠,质量较有保证,整体效率和长远效果更好。

    这种老式欧洲做派与我国充满活力的“短平快”作风大相径庭。我们的企业对这种商业文化需要一个逐渐了解、理解和适应的过程。欲速则不达,急躁没有用,反而令对方认为我们的企业不懂规矩、不讲礼貌,产生文化误解。另一方面,英国企业反应虽然慢,但是注重程序,很有耐心,讲究交流的连续性和长期性,不会来而不往、不了了之。因此,我们的企业要进入英国市场,也需要入乡随俗,保持耐心,适应其商业文化,与商业伙伴长期、持续的沟通,放长眼光,逐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六、英国市场风险提示

    英国虽然是一个发达国家、成熟市场,市场秩序和企业信誉较好,但是,几百年来这个市场也不断地爆出各种企业丑闻,花样翻新或者是屡试不爽的古老骗术时有发生,小公司出事,超级大公司也出事。在英中资企业过去和近些年也曾上当受骗,故事并不新鲜,招数也不高明,却往往因为我企业疏忽大意,不严格按程序办事,不签合同,率性做事、随意变通而被人利用,吃哑巴亏,使国家和企业蒙受损失。云南民风淳朴,出口企业有责任保护好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务必要提高风险意识,保持警觉,始终一贯地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