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河北省医药重点产品预警监测简要报告 |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10/9/1 11:04:00 |
上半年,我省医药行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生产运行总体向好,出口价格逐渐回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贸易摩擦形势相对趋松。 一、全省医药重点监测产品生产运行情况 1.主要监测产品生产情况 我省医药重点监测产品为化学原料药品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B12、维生素C、咖啡因和青霉素工业盐等。上半年我省咖啡因和维生素C的产量分别出现了22.38%和12.12%的增长,而青霉素工业盐和维生素B12的产量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分别为7.31%和60.06%。 2010年上半年河北省医药重点监测产品产量统计表 (1)对乙酰氨基酚 上半年我国对乙酰氨基酚产量为31118.32吨,同比增长57.23%。我省对乙酰氨基酚产量为7192.38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23.11%。 (2)维生素B12 上半年我国维生素B12产量为4.22吨,同比下降22.67%。我省维生素B12产量为1.78吨,同比下降60.06%,占全国生产总量的42.06%,与去年同期相比所占比重减少了39.38个百分点。 从季度走势看,继09年下半年的平稳增长之后,今年一季度我省维生素B12的产量出现“跳水”式下跌,同比降幅为62.83%,二季度虽全国产量扭转上扬,但我省仍继续走低,同比降幅为71.53%,达到历史“谷底”。 (3)维生素C 上半年我国维生素C产量为47405.78吨,同比增长2.86%。我省维生素C产量为26352.33吨,同比增长12.12%,占全国生产总量的55.59%,与去年同期相比,占比提高了4.92个百分点。 从运行情况来看,09年三季度维生素C生产很不乐观,但四季度大幅反弹,我省四季度产量环比增幅更是达到424.37%,今年一、二季度我省维生素C产量稍有回落,但总体生产保持平稳,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上升态势。 (4)咖啡因 上半年我国生产咖啡因6995.46吨,同比增长6.91%。我省生产咖啡因2673.36吨,同比增长22.38%,占全国生产总量的38.22%,同期相比提高4.83个百分点。 从运行状况来看,2009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我省咖啡因生产运行持续平稳,且呈小幅上扬走势,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二季度各季均实现同比、环比双项增长。 (5)青霉素工业盐 上半年我国生产青霉素工业盐14010.27吨,同比下降10.86%。我省生产青霉素工业盐8238.84吨,同比下降7.31%,占全国生产总量的58.81%,与去年相比所占比重提高了3.85个百分点。 从季度走势来看,我省青霉素工业盐产量增减交替,09年四季度出现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虽然产量较去年四季度有了23.56%的环比增长,但同比却下降了10.20%,二季度同比也有10.40%的降幅。 2.我省重点产品与其他省市生产情况对比 (1)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产地主要集中在河北、吉林、安徽、浙江和山东五省。 上半年各大主产地生产态势良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山东产量排名第一,产量为11350吨,浙江位居第二,产量为7387吨,我省位居排名第三,产量为7192.38吨。鲁、浙、冀、皖、吉五省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6.47%、23.74%、23.11%、10.55%和6.12%。 (2)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的主产地集中于河北和宁夏二省。 上半年我省维生素B12产量为1.78吨,同比下降60.06%,占全国总量的42.06%,所占比重减少39.38个百分点。该产品的另一个产地是宁夏,同期生产2.45吨,首次且大幅超过河北,同比增长141.36%,占全国总量的57.94%。 (3)维生素C 维生素C产地集中在河北、辽宁和江苏三省。 上半年各主产地的河北、辽宁和江苏维生素C的产量分别为26352.33吨、11095吨和9680吨,所占份额分别为55.92%、23.54%和20.54%。我省所占比重同比增加4.92个百分点。虽然辽宁和江苏两地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由于我省所占比重较大且增长态势较好,拉动全国维生素C生产呈现上升走势。 (4)咖啡因 咖啡因产地集中在河北、山东、吉林和天津四省市。 上半年我省和吉林省咖啡因产量增长显著,同比分别增长22.38%和50.87%,所占份额分别为38.22%和18.35%(其中我省占比提高4.83个百分点),排名从第二位和第四位分别提升到第一位和第三位,带动了全国咖啡因生产的较好增长。其他主产地山东和天津产量分别为1874.75吨和1164吨,同比下降17.73%和5.33%,所占份额分别为26.80%和16.64%。 (5)青霉素工业盐 青霉素工业盐产地主要集中在河北、黑龙江、河南和山东四省。 上半年我省青霉素工业盐产量总计8238.84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31%,但从全国占比来看,依然占到全国总量的58.81%,提高了3.85个百分点,大幅超过其他主产地,稳居第一位。同期其他主产地仅有黑龙江呈现增长态势,且增长幅度较大,为32.1%,而河南和山东两省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比分别下降43.04%和50.91%。
二、全省医药重点监测产品出口情况 1.基本情况 从整体上看,上半年我省医药产品出口有所增长,出口金额4.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40%。五种监测产品出口金额总计3.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4%,占医药品出口总值的62.69%。上半年我省医药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7.42亿元,同比增长17.11%,居全国第5位。 2010年上半年河北省医药重点监测产品出口量值统计表 (1)对乙酰氨基酚 上半年我省对乙酰氨基酚出口3760吨,出口金额1385.72万美元,同比增长16%。从出口值月度走势来看,上半年我省对乙酰氨基酚出口走势基本平稳,略有波动,总体呈上行走势。 (2)咖啡因 上半年我省咖啡因出口2448.24吨,同比增长24.63%,出口金额1749.58万美元,同比增长17.50%。从运行情况来看,上半年出口呈现出震荡上扬的走势。 (3)维生素B12 上半年我省维生素B12出口1.46吨,同比下降64.37%,出口金额2883.86万美元,同比增长56.41%。从出口值月度走势来看,除2月份外一路上扬,但2月份同比仍有19.63%的增长。 (4)青霉素工业盐 上半年我省青霉素工业盐出口735.55吨,同比下降52.43%,出口金额7509.29,同比增长16.05%。从出口值走势来看,波动较为明显,2月份出口值出现小幅下跌,3月份则出现了环比95%的急剧增长,4月份再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5、6月份出口值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 (5)维生素C 上半年我省维生素C出口7992.79吨,同比下降33.50%,出口金额16803.37万美元,同比增长8.53%。从出口值月度走势来看,上半年我省维生素C出口值走势波动剧烈,2、4、6月份分别出现环比26.36%、55.21%、25.96%的大幅下降,3、5月份分别出现环比122.56%、70.33%的大幅增长。
(1)对乙酰氨基酚 从出口值排名看(下同),我省对乙酰氨基酚出口市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东盟、印度、尼日利亚、加纳和俄罗斯。对以上五个市场的出口额分别是506.88万美元、276.13万美元、256.50万美元、75.64万美元和50.76万美元,前四位同比分别增长32.76%、-17.43%、22.61%和34.97%。该产品对上述五个市场的出口额占该产品出口总值的84.14%。与去年同期相比,我省对乙酰氨基酚排名前四位的出口市场均未变,俄罗斯作为新兴出口市场,增长显著,取代欧盟,成为第五大出口市场。 (2) 咖啡因 我省咖啡因出口市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欧盟、美国和东盟。对 以上三个市场的出口额分别为792.07万美元、719.72万美元和140.5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56%、24.97%和331.78%。欧盟和美国为我省咖啡因产品传统和主要出口市场,对其出口额占我省该产品出口总值的86.41%。与去年同期相比,对东盟出口金额大幅增长,同比增长331.78%,使其取代巴西,成为第三大市场。该产品对上述三个市场的出口额占该产品出口总值的94.44%。三大主要出口市场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而“其他”地区则下降较为明显,降幅达到50.16%。 (3)维生素C 我省维生素C出口市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和韩国。对上述市场的出口金额分别为6185.27万美元、3608.22万美元、2709.31万美元、1355.87万美元337.5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83%、-1.84%、-11.01%、22.10%和-5.54%。对上述市场的出口额占该产品出口总值的84.48%。与去年同期相比,前四位的出口市场位次均未变化,而第五大市场则由韩国替代巴西。 (4)维生素B12 我省维生素B12出口市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美国、印度、欧盟、日本和东盟。对上述市场的出口金额分别为1018.81万美元、786.89万美元、261.09万美元、239.01万美元和148.8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90%、125.16%、6.95%、77.31%和49.78%。对上述市场的出口额占该产品出口总值的85.12%。美国、印度和欧盟是我省该产品的传统出口市场和主要出口市场,全年出口金额占该产品出口总值的71.67%。上半年我省维生素B12出口态势良好,各大出口市场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 (5)青霉素工业盐 我省青霉素工业盐出口市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欧盟、印度、东盟、巴西和埃及。上半年对上述市场的出口金额分别为2486.10万美元、1671.72万美元、915.78万美元、405.57万美元和238.1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9.55%、-16.01%、3.39%、17.30%和-59.33%。对上述市场的出口额占该产品口总值的76.14%。与去年同期相比,欧盟增长显著,超过印度,成为第一大出口市场,埃及下降排名第五,第四大市场被巴西所取代。 3.我省医药重点监测产品与其他主产地出口情况对比 (1)对乙酰氨基酚 上半年我国对乙酰氨基酚出口增长显著,共出口16902.29吨,同比增长29.28%。主要出口省份亦即生产省份。河北、山东、浙江、安徽和吉林出口量分别为3760吨、7420吨、4153.29吨、825.5吨和743.5吨,占出口总值的必重分别为22.25%、43.90%、24.57%、4.88%和4.40%。 (2)咖啡因 上半年我国共出口咖啡因6368.56吨,同比增长15.37%。主要出口省市亦即主产省市。河北、山东、天津和吉林出口量分别为2448.24吨、1811.32吨、1059吨和1050吨。各主要出口省市上半年咖啡因出口量增长态势较好,河北、吉林和天津同比增长分别为24.63%、77.69和0.86%,仅有山东同比下降5.41%,由于增多降少,未影响全国咖啡因出口的整体增长态势。同时,我省咖啡因出口值占全国咖啡因出口值的比重也上升了2.85个百分点。 (3)维生素C 上半年我国维生素C出口量为26379.79吨,同比下降7.59%。主要出口省份亦即主产省份。河北、辽宁和江苏出口量分别为7992.76吨、9287吨和9100吨。除江苏有一定的增长,河北和辽宁的出口量分别出现了33.50%和1.79%的下降,对全国维生素C的出口影响较大,且我省维生素C出口值占全国维生素C出口总值的比重也减少11.81个百分点。 (4)维生素B12 上半年我国维生素B12出口1.96吨,同比下降58.39%。出口地与产地一样。河北和宁夏出口量分别为1.46吨和0.50吨,两大出口地出口量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分别为64.37%和19%。同时,我省维生素B12出口值占全国维生素B12的出口比重也减少了12.48个百分点。 (5)青霉素工业盐 上半年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出口4282.38吨,同比增长1.38%。出口地集中在河北、黑龙江和河南。三省出口量分别为735.55吨、2559.03吨和987.8吨,同比分别增长-52.43%、42.98%和12.41%。仅我省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黑龙江在全国所占比重增加了17.39个百分点,我省下降幅度较大,排名下降为第三位,占比也减少19.42个百分点。 三、医药重点监测产品生产运行情况简要分析 1.主要产品产量增减互现,占比依然较大 从产品产量来看,上半年我省重点监测产品增减互现,咖啡因和维生素C产量分别增长22.38%和12.12%%,而维生素B12和青霉素工业盐分别下降了60.06%和7.31%。就同期增幅来看,仅有维生素B12出现了更大程度的下降,降幅增加46.25个百分点,青霉素工业盐降幅减少13.94个百分点,维生素C扭减为增,由去年同期的下降9.45%,转为增长12.12%,咖啡因增幅提高。 从占全国总量比重来看,咖啡因、维生素C和青霉素工业盐分别提高了4.83、4.92和3.85个百分点,且在各主产地中位居榜首,仅有维生素B12的占比出现39.38个百分点的下降。(注:去年同期对乙酰氨基酚无数据) 2.主要指标平稳增长 我省医药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4.51亿元,同比增长27.59%;完成工业增加值64.1亿元,同比增长22.6%;完成出口交货值37.42亿元,同比增17.1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6.09亿元,同比增长37.14%;实现利润总额24.21亿元,同比增长15.02%。 3.传统优势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 继2009年我省开始对传统优势产品维生素C和青霉素工业盐进行结构调整后,今年上半年,对我省医药重点监测产品中的维生素B12结构进一步调整。2010年上半年,维生素B12产量和出口量均出现大幅下降,降幅分别为60.06%和64.37%。但产量和出口量的下降并未带来出口值的连锁反应,而是整体增长较为显著。 4.出口价格逐渐回暖 上半年我省重点监测医药产品出口量值变化差异较大。一种表现为出口量增幅较大而出口值增幅较小。如咖啡因出口量同比增长24.63%,而出口值增幅为17.50%,量值增幅相差7.13个百分点;另一种表现为出口量大幅下降,而出口值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如维生素B12、青霉素工业盐和维生素C的出口量分别下降64.37%、52.43%和33.50%,而出口值则分别增长56.41%、16.05%和8.53%,量值增减幅度分别相差120.78、68.48和42.03个百分点。 2009年我省化学原料药出口受经济危机影响表现不甚理想,价格持续走低,2010年出口价格逐渐回暖,一季度价格已呈现回升迹象,二季度回升更加明显。 5.未发生新立案件,贸易摩擦形势趋松 从案件进展情况来看,上半年国外对华医药及医药产品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共3起。 一是印度对华青霉素G钾盐和6-氨基青霉烷酸作出反倾销初裁。但总的看反倾销税率不是很高。我省涉案企业共计13家,涉案金额2237.86万美元。 2009年7月22日,应印度巴罗达Alembic Ltd.和印度钦奈Southern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Corporation Ltd. (SPIC)的申请,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的青霉素G钾盐和6-氨基青霉烷酸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294110、29411010和29411050。在申请书中,申诉方要求印度商工部以印度产品的成本计算中国涉案产品的正常价值。 2010年2月11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和墨西哥的青霉素 G钾盐以及中国的6-氨基青霉烷酸作出反倾销初裁。印度商工部向15家中国企业和2家墨西哥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6家中国企业和2家墨西哥企业应诉,并递交了调查问卷。中国企业中我省涉及4家企业。在本案中,张家口吉斯特—布罗卡德斯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向印度商工部申请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印度商工部在初裁中未给予任何一家中国企业以市场经济地位,并以结构价格计算中国涉案产品正常价值。 二是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葡萄糖酸钠作出反倾销初裁,反倾销差别税率较低,最高为7.3%,但普遍税率却高达53.4%。我省涉案企业3家,涉案金额31.31万美元,无应诉企业。 三是南非对华醋氨酚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我省无涉案企业。 四、后期预测 1.传统优势产品结构调整仍将继续 为解决在产能方面存在的过剩问题,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对我省重点监测产品中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和维生素B12的结构调整已经开始。 下半年,传统优势产品生产结构调整仍将继续,一方面,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已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引导企业解决产能过剩的现状;另一方面,虽然生产规模下降,但足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不会影响市场供给。 2.出口价格有望持续走高 从上半年我省重点监测产品出口情况来看,出口量方面仅有咖啡因保持一定的增长,维生素B12、维生素C和青霉素工业盐均出现大幅下降,而出口值方面呈现出“全线飘红”的良好态势。据此,预计下半年出口价格有望持续走高,但增幅不会高于上半年。 3.国际贸易摩擦形势相对乐观 一方面,上半年未发生新立案件。另一方面,两起初裁案件的反倾销税率也相对较低。后期随着出口数量的走稳和出口价格的持续走高,国际贸易摩擦的压力有望进一步减轻。
|
【关闭】 【大 中 小】 【打印】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
![]() |
相关参展日志 |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
![]() |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
![]() |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
![]() |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
![]() |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
![]() |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