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及小型展 |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10/6/1 15:39:00 |
第五届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及小型展 2010年7月22-23日 中国广州 会议背景: 在过去十年中,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导致消费者对于食品生产企业信任度降低,以及法律监管机构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遵循质量安全体系标准,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制度以应对国家监管和市场机制,恢复消费者信心,增加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利润。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贯穿原料选择、生产工艺、食品包装、物流仓储等所有程序,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为此食品生产企业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荣格前四届中国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取得空前成功,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等食品安全相关的权威机构,以及安利、家乐福、统一、可口可乐、纳贝斯克、玛氏、联合利华、利乐、李锦记、吉百利、顶新、雨润、光明、屈臣氏、日清、龙凤、雀巢等众多国内外知名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参与。2010第五届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将再次集国内外专家企业与一堂,共同探讨全球及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防范系统、食品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技术等研究热点和热门话题,帮助中国食品生产企业提高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及应用能力,倡导企业走向环保、新鲜、营养、健康新境界,提高企业利润、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主要议题: 国内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透视: 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其原因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远未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何遵守《TBT协议》和《SPS协议》,克服食品安全绿色壁垒,加大出口,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食品安全法典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促进对外贸易地发展,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食品安全标准全球化趋势分析 欧盟、美国、亚洲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历史演变差异分析 新的食品安全法对企业的挑战及企业执行案例分析 企业食品安全责任 原材料安全控制: 食品安全问题依赖于食品原料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食品原料安全控制,应健全法律制度,提高全民认识;建立管理机制,抑制食品质量安全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大疫病疫情及微生物风险的控制力度,确保畜产品原料安全;加强产地环境监测与控制,积极推广绿色产品生产技术;实行食品溯源制度,完善监控体系;不断完善检测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协作组织,加强指导,有效控制食品原料安全,以确保食品安全。 微生物防腐控制 安全进料系统 原材料溯源追踪系统 添加剂安全控制: 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25000种,直接使用的有3000多种,间接使用的有10000种,常见的有600-1000种。由于世界各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范围都不尽相同,甚至是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都存在很大分歧,因此,作为食品企业有必要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深入学习各国、各地区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及使用原则。 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研究 效果评价 使用管理 质量规格 检测方法 企业食品安全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的行为标准: 食品企业不但要保证产品合乎食品安全标准,更要使整个生产工艺和过程实行产品、生产工艺和过程的双重控制。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经营的要求主要是依靠食品生产经营者通过自身管理来实施的,自身管理是《食品安全法》规定其应当履行的义务。自身管理包括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销售的综合管理。食品企业不但要保证产品合乎食品安全标准,更要使整个生产工艺和过程实行产品、生产工艺和过程的双重控制。 良好生产规范(GMP)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物流仓储安全控制: 食品物流业是与人民生活关系最紧密的行业,食品物流安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食品在运输、储藏过程以及流通加工中的安全质量管理技术,超市中生鲜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接近过期食品、过期食品和问题食品的处理,食品清洗消毒及废弃物的管理以及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都是食品物流仓储安全控制的重要环节。 食品物流配送系统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冷链环节对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食品包装安全: 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包装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尤其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发育产生重大安全隐患。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讲,食品包装材料的不安全会直接导致食品的不安全。 包装保鲜指标 纳米包装技术 食品标签法解读 包装原材料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 中国食品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总体上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同时,设置各种各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纷纷通过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不断制修订新的技术法规等手段,提高进口食品的门槛,给食品出口造成很大障碍。因此,食品安全检测与质量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生物学检测 & 毒理学检测 食品多残留检测 & 农药残留检测 分子诊断技术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角色 食品安全防范体系: 食品安全不存在零风险,即没有绝对的安全标准和安全方式,不断研究和寻找已知和未知食品安全风险源,评估其危害的程度与可能,是预防和化解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及时、全面、科学传达食品安全信息,才能妥善处置食品安全事故,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化解群众恐慌心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单是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问题,还是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科学研究与评估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 食品危机管理: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食品预警机制:食源性疾病的预测和规避 食品追踪系统:实现从原材料到运输和上架中的可追踪 食品召回制度:透视各国食品召回制度 谁将参加? 1.来自食品制造企业的总经理及研发、质管、品控、技术、法律事务、生产、采购经理等 2.食品安全控制、检测设备供应商 3.食品原料、添加剂供应商 4.第三方检测机构 5.认证机构 6.包装供应商 7.政府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的官员 8.食品营养和健康机构的相关学者及科学家 您将获得的收益: 1.与200多位来自食品安全领域的业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2.把脉食品安全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动向 3.洞悉最新食品安全技术和专业解决方案 4.聚焦食品安全最新热门事件 5.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6.掌握食品在配料、生产、包装、流通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国际最新技术及标准 7.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将食品质量和安全控制提升到食品健康、营养、环保新需求 8.全球30位食品安全专家、200位食品企业精英、2场专题研讨会组成的强大会议阵容,全方位、多角度透视食品安全 参会费用: 两天会费人民币2900元/人,包括所有讲座、午餐、茶歇以及全套会议资料等,但不包括住宿;2010年6月22日前报名参会,可享受15%价格优惠,即人民币2400元/人; 同一公司4人组可免1人会费 主办单位:上海荣格展览有限公司 更多资讯:请登录 www.ringierevents.com 会议创意推广:罗璇女士 电话:86-21-62895533-117
|
【关闭】 【大 中 小】 【打印】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
![]() |
相关参展日志 |
·全球第五大干邑品牌卡慕将在中国 (2016/11/18 7:54:45) ·10.26-28秋季焙烤展(上海)-开拓 (2016/10/12 16:13:43) ·养生之道,药食同源---南京消博会 (2016/8/11 19:42:22) ·魅力九月 全球特色产品汇聚南京消 (2016/8/11 19:40:50) ·南京消博会引领流行服饰新潮流 “ (2016/8/11 19:37:41) |
![]() |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
![]() |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
![]() |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
![]() |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
![]() |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