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四大特色与三大成效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10/1/7 9:51:00


    自今年1月1日起,以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之间90%产品实现零关税为标志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如期全面建成。回顾自其提出至今10年来的成长历程,该自贸区有如下几个突出特色:

    其一,内容广泛而丰富,综合功能强。与目前排在世界前两位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位列世界第三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后来者。虽然起步晚,但它层次高,内容广泛而丰富。不但有《框架协议》、《“早期收获”计划》、《货物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而且还

    包括《服务贸易协议》以及《投资协议》等大量的制度化内容,因而是一种典型的带有综合功能的经济合作机制。

    其二,方式灵活、弹性强。在谈判中,考虑到成员国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故存在着更多的妥协条款和更大的灵活性,甚至还允许有特别的例外条款。各成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对一体化的参与程度,不要求同步齐进。先进成员可以走在开放的前列,后进成员日后跟上。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等东盟4个新成员国将多享受5年的过渡期,到2015年才能与中国实现零关税目标;而在“早期收获”方案中,菲律宾就曾以担心对其农业部门产生破坏作用为由宣布暂缓加入。

    其三,务实且包容性强。区内各国无论大小对自贸区都具有平等的参与感,各国政府更是克服了在政治制度、经济总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资源禀赋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用心打造并努力推进该自贸区的建设步伐,充分体现出东亚多元文化的共存交融、合作共生与共同发展之景象。

    其四,见效快、示范效应强。为使区内成员在短时间内享受到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从而调动起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积极性,并为自贸区谈判创造良好气氛,作为中国首个对外商谈的自贸区,它采取了从农产品减税起步、再到工业制成品降税直至服务产品自由化的分步骤谈判和分阶段实施、以及边谈判、边建设的独特方式,以获得示范效应。

    其五,自贸区项下的合作内容异彩纷呈、创新性强。该自贸区在建设过程中还衍生出湄公河流域次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北部湾经济区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一系列新的合作项目,使区内国家之间的合作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未来的合作信心。其中,一年一度的广西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创造性地扩展了传统博览会的直观展示功能,不仅为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投资、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搭建了重要的桥梁,而且为区内各国领导提供了一个相互对话、增进友谊、增加共识的机会,同时也为区内外企业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已经成为自贸区建设的“助推器”和区内各国经济外交的新舞台。

    如今,特色突出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在建设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如下的积极作用:

    一是开启了“东盟+1”合作框架时代,在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软性公共产品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东盟的国际地位。中国-东盟自贸区同时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首个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2001年,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与东盟建立自贸区的设想并迅疾展开相关谈判,继而努力推动该“10+1”自贸区建设。此后,日、韩、澳、印、美、欧盟

    甚至俄罗斯等大国都加大了对东盟的关注和投入。东盟不仅从中得到了经济实惠,为其成员国经济的长期和平稳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和活力,而且借助于这些自贸协定,加强了与这些大国的全面合作关系,客观上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地位,使东盟成为了各大国竞相追逐的热点。

    二是战略溢出效应显著。事实上,当今的自贸区已经远远超越了经济范畴,兼有外交、政治方面的战略意义。它通过更加优惠的贸易和投资条件,将其成员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经济利益的融合又加强了成员之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最终形成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故自贸协定又被赋予某种“战略价值”,成为增加互信、优化国家关系的秘密武器。借助于此,成员之间可以建立起相互关联、不受特定问题分歧所左右的利害关系,最终达到使国家间关系稳定化之目的。

    三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势推进自贸区建设,缓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以早期收获计划为例。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农产品贸易即使在2009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危机最为深重之时,也呈现出购销两旺之景象。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双方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我国在东盟国家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得到显著的提升。2009年1~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同比降幅分别为13.2%和11.7%,低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降幅,更远低于同期与欧、美、日等前三大贸易伙伴的降幅,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压力。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任何事物一样,其发展进程也不可能是匀速前进、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而更可能是一个时快时慢、循序渐进、有重点和分步骤的长期过程。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恒心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不急不躁、稳扎稳打,防止出现为片面追求合作速度而忽视了合作质量。今后,即使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暂时出现困难,我们也不过分拘泥于一时一事,而应从长计议、从战略的高度、以“向前看”的姿态,与东盟携手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急剧变化中的国际格局可能给自贸区带来的种种挑战。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