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10国自贸区今天启动 揭开零关税时代 |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10/1/4 10:03:00 |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其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之前的9.8%降至0.1%;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低到0.6%,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90%的商品将于2015年实现零关税。 今天(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全面建成,据广州某旅行社透露,“东盟国家对中国游客免签”的旅游优惠政策,已进入积极筹备阶段。 “东盟国家即将实行免签证,这对春节东南亚游市场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广之旅营销总部副总经理温前表示,东南亚国家一直都是老广钟情的出境游目的地,其业务份额占了出境游总额的30%以上。 据悉,虽然现在泰国等部分东南亚国家都对中国公民实施了落地签,但游客一般都还要提前办理签证以防不能从国内机场“出关”。如果中国与东盟能够实现免签,将极大促进中国与东盟间的游客往来。 另外,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将设在广西崇左大新跨国瀑布景区、凭祥友谊关景区以及与之相邻的越南部分区域。合作区运作之后,中国游客赴越南部分地区旅游不再需要办理旅行签证,只需凭身份证便可在24小时内办结旅游通行证,就能在越南旅游观光。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国家的游客,亦可免签证进入合作区内中国一方游览参观。 记者了解到,自金融危机以来,东盟十国针对中国游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和线路,如泰国在2009年连续两次宣布对中国游客免签证费。 自2005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启动降税进程以来,广东与东盟进出口年均增长19.4%. 2008年广东与东盟进出口总额突破600亿美元,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1/4强,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2009年1~11月,广东对东盟出口实现了6.2%的正增长,东盟已超越日本和我国台湾省,成为广东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同时保持了第四大出口市场的地位。 广东成为东盟第四大出口市场 专家视点 远景:东亚经济一体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给亚太地区经济版图带来何种影响?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看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有利于使区内国家增加贸易总量,摆脱国际金融危机、欧美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利于经济加速恢复。更重要的是,中、日、韩与东盟的“10+3”合作将同时提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亚太地区国家也可能加入,在贸易之外合作的领域将扩大,东亚共同市场成为可行的远景,投资、劳动力流动等方面都可得到深化。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同样看好中国东盟真正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和期望,他表示:“中国与东盟确实具备了一体化的雏形,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人圈比较大的,从地理和自然、文化、历史的角度看,如果形成一个更深度合作的或者是有类似于一体化的安排,是具备基本条件的。但是从现在发展的阶段来看,实现这种目标的难度还比较大。” 东盟问题专家张锡镇: 市场驱动人民币区域化 广州日报:有人认为人民币尝试在东盟国家结算,会加速人民币结算的区域化与全球化,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锡镇:我认为,人民币区域化是“市场驱动”的结果,并非人力所能实现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强劲,人民币一直相对稳定而坚挺,这对东南亚的很多企业与零售业产生了信誉,它们乐意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一旦人民币有了市场信誉,人民币区域化也就水到渠成,最后各国官方也就接受了,这不是强迫的结果,而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结果。 广州日报:除了强化经济合作之外,东盟还试图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您怎么看待东盟在国际舞台中的作用发挥? 张锡镇:从未来看,除经济领域外,东盟对各国政治的整合难度很大。对东盟来说,制约其发展的有以下几点:一是东盟“核心国缺失”。当前,我们还看不到谁能成为东盟的“强人领袖”;二是东盟主要成员国备受国内问题困扰。三是东盟还面临周边大国作用发挥的挑战。 相关提醒 不要一哄而上抢市场 商务部国际司商务参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谈判委员会中方谈判代表张克宁提醒广大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自贸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按照自贸协议的规定,企业需申领优惠原产地证书方能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但目前中方和东盟方面的企业申领的比例都不到20%. 张克宁说:“有的企业不了解优惠政策,有的嫌手续麻烦。然而,在同一块竞技场上,特别是在当前外贸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自贸区优惠政策利用得如何,可决定相关企业竞争力的差异。” 专家还提醒准备进入东盟市场的企业,不要一哄而上,而应该有序开拓市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常务秘书长许宁宁表示:“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入越南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相互压价,自己把自己打败了,一度在越南市场30%的占有率,最后只有不到1%.”
|
【关闭】 【大 中 小】 【打印】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
![]() |
相关参展日志 |
·进口激增玉米不会沦为“大豆第二 (2012/4/26 11:28:00) ·美国证实销售48万吨玉米,可能销 (2012/4/25 10:56:00) ·美湾玉米出口升水上扬,因供应紧 (2012/4/25 10:45:00)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2012/4/25 10:17:00) ·南海调味品首次出口欧盟 (2012/4/20 10:08:00) |
![]() |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
![]() |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
![]() |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
![]() |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
![]() |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