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分析 | |||||||||||||||||||||||||||||||||||||||||||||||||||||||||||||||||||||||||||||||||||||||||||||||||||||||||||||||||||||||||||||||||||||||||||||||||||||||||||||||||||||||||||||||||||||||||||||||||||||||||||||||||||||||||||||||||||||||||||||||||||||||||||||||||||||||||||||||||||||||||||||||||||||||||||||||||||||||||||||||||||||||||||||||||||||||||||||||||||||||||||||||||||||||||||||||||||||||||||||||||||||||||||||||||||||||||||||||||||||||||||||||||||||||||||||||||||||||||||||||||||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8/4/25 14:57:17 | |||||||||||||||||||||||||||||||||||||||||||||||||||||||||||||||||||||||||||||||||||||||||||||||||||||||||||||||||||||||||||||||||||||||||||||||||||||||||||||||||||||||||||||||||||||||||||||||||||||||||||||||||||||||||||||||||||||||||||||||||||||||||||||||||||||||||||||||||||||||||||||||||||||||||||||||||||||||||||||||||||||||||||||||||||||||||||||||||||||||||||||||||||||||||||||||||||||||||||||||||||||||||||||||||||||||||||||||||||||||||||||||||||||||||||||||||||||||||||||||||||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分析 李先德 过去20多年,中国农产品贸易一直是出口大于进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产品贸易顺差占全国外贸顺差1/4左右。但2004年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逆差额高达近50亿美元。 一、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地位 在世界农产品出口格局中,美国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但其出口占世界的份额却在下降,从1980年的17%下降到2004年的10.2%。欧盟的地位则不断提升,1980年占世界农产品总出口份额1/3左右,到2004年已达41.3%。欧盟作为一个经济体,其出口占世界的份额似乎远远排在第一位,但仔细分析后发现,欧盟农产品贸易的3/4是在欧盟内部实现的,统计中的出口额只有1/4是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的。 根据WTO的统计,2004年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为7831亿美元,排名前15位国家的出口占了66%(见表1)。美国的农产品出口额795.7亿美元,位居第一,占10.2%,荷兰位居第二,出口额656.4亿美元,占8.4%,第三位是法国,出口额510.6亿美元,占6.5%。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241.2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名,占3.1%(1980年的份额只有1.5%)。总起来看,世界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来源地为北美、欧洲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以及亚洲的中国、泰国等国家。 表1 2004年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
资料来源:WTO统计资料 从农产品进口格局来看,美国和日本一直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04年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为7841亿美元,排名前15位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占了72%。其中,美国进口881.1亿美元,占11.2%,日本654.3亿美元,占8.3%,德国位居第三,594.4亿美元,占7.6%。中国422.8亿美元,占5.4%,位居世界农产品进口第七大国。总起来看,世界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国家或地区为欧洲、北美、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 中国进口农产品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出口农产品的增速。据WTO的统计,中国农产品进口从1985年的45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423亿美元,使中国占世界农产品总进口的份额从1985年的1.6%上升到2004年的5.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2004年的农产品进口十分迅猛:根据WTO的数据,进口比上年增长39%;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则增长了48%。 二、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国别市场分析 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这在过去10年中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就国别市场而言,变化则比较大,主要特征可归纳如下: 第一,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占中国农产品总出口的1/3。由于近年受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实施紧急保障措施和日本食品安全标准提高等因素的影响,2003年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占中国农产品总出口比例下降了3个多百分点。但日本作为中国最大农产品市场的地位则是非常稳定的。 第二,香港在中国大陆农产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大幅下降。1995年中国大陆22%的农产品出口到香港,而到2004年时,这个比例仅为11%。 第三,中国对韩国的出口份额有大幅度提升。1995年韩国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份额中还不到5%,近几年达到10%左右。 总体上看,包括日本、韩国和香港地区等在内的亚洲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占农产品总出口额的70%左右。 第四,美国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也有大幅度提高,从1995年的5%提高到近几年的10%左右。韩国和美国在2000年后交替排在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三或第四的位置。 200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为230亿美元,向排在前十位的市场(按国家或地区)出口农产品的金额为174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5.4%(见表2)。其中,向日本出口73.93亿美元,占32.0%,向香港地区出口26.05亿美元,占11.3%,向美国出口23.18亿美元, 占10.0%,向韩国出口21.22亿美元,占9.2%。 从进口方面来看,北美、南美和大洋洲是中国的主要来源地。美国位居第一,2004年向中国出口农产品76.9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总进口额的27.5%,紧随其后的是巴西和阿根廷,分别向中国出口农产品28.45亿美元和27.03 亿美元,分别占10.2%和9.7%。这种格局与中国从这几个国家大量进口大豆有很大关系。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其他重要来源地还有:澳大利亚24.37亿美元,占8.7%,加拿大14.41亿美元,占5.2%,马来西亚14.37亿美元,占5.1%。从表1可以看出,2004年中国从前十个国家进口的农产品金额为220亿美元,占农产品进口总额的78.8%。 表2 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主要市场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平衡上来看,中国对日本、香港地区、韩国、德国和新加坡有较大的贸易盈余,分别为71亿美元、25.7亿美元、19.2亿美元、5.7亿美元和2.1亿美元。而对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则有较大的贸易逆差,逆差额分别为53.7亿美元、28.08亿美元、26.97亿美元、21.95亿美元和11.34亿美元。 三、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几乎所有重要农产品的出口在过去十年都有增加,但农产品贸易出现了显著的结构变化。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较多,而土地密集型产品出口趋于减少。整个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变化和中国具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优势是相符的。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水产品及其制品所占的比例有较大的上升。1995年到2004年上升了约9个百分点,从占总出口的20%增加到28.8%。水海产品和水产品制品的比例都有所上升,但水产品制品的比例上升幅度更大,说明水海产品加工在过去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水海产品所占份额大幅提升是因为近几年出口增长迅猛,如2004年比2003年增长21.7%。 第二,园艺产品所占的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从1995年的23.6%提高到2004年的27%,上升3个多百分点。上升的主要来源为果蔬加工制品比例的提高。应该指出,中国未加工的果蔬产品出口仍占很高比例,比果蔬加工制品所占的比例要高。近年,果蔬产品及制品出口增长速度也比较快,2004年比上年增长18.7%。 表3 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
注:粮油产品包括谷物、制粉工业产品、油料、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园艺产品包括活植物及花卉、植物液和汁、编结用植物材料、果蔬及其制品。动物产品及制品包括畜禽肉及杂碎、活动物、肉类制品、乳、蛋及其它动物产品。其他产品主要包括棉花、羊毛、饮料、烟草、糖料等。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第三,动物产品及制品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十年间下降6个多百分点,从1995年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8.9%下降到2004年的13.5%。其中主要是由于畜禽肉及杂碎和活动物出口比例的下降,而乳、蛋及其它动物产品相对较为稳定,肉类制品的比例还有所上升。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在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但由于我国动物产品在国际贸易方面遭遇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动物兽药残留、抗生素的检测标准不断提高,以及对动物疫病的要求和控制越来越严等各种因素,使中国畜产品的出口受到了很大阻碍,影响了竞争优势的发挥。这将是我国动物产品将来要扩大出口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第四,粮油产品出口比例下降,在1998年和2000年,粮油产品出口占整个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比例为2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与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粮食连续几年大丰收,积累起来较多的库存有关系。之后,粮油产品出口大幅度减少,2004年这个比例下降到13%,其中谷物仅占3%。与此相对应,我国从谷物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第五,水产品及其制品和园艺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中国农产品生产上具有优势的产品,2004年两者合计的出口额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6%,而粮油产品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只有10%多一点。这种结构变动和现状符合中国农业具有的比较优势及中国农业资源秉赋特点。 第六,其他一些产品的出口份额在不断下降,如烟草出口从1995年占7%下降到2004年的2.2%;油料、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从8.1%下降到5.2%;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从3.2%下降到0.7%。 从单项产品来观察,2004年出口金额排在前几位的产品是:冻鱼片14.7亿美元(57万吨),鳗鱼7.3亿美元(6.1万吨),小虾及对虾5.9亿美元(10.2万吨),肠衣4.5亿美元(5.8万吨),鲜或冷藏的蒜头3.7亿美元(107万吨),果汁3.7亿美元(53万吨),玉米3.2亿美元(232万吨),鲜苹果2.7亿美元(77万吨),花生仁2.5亿美元(33万吨),番茄酱罐头2.2亿美元(44万吨)。这些基本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国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水产品和果蔬产品。 从主要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来看,畜产品和水产品主要输往日本、香港、韩国和美国市场;园艺产品主要输往日本、欧盟、韩国和香港;谷物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的韩国、日本、印尼、朝鲜等国家。 从进口商品的结构来看,土地密集型的粮油产品的进口额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50.7%),而进口水产品和园艺产品所占的份额较低,且主要是未加工的水海产品和果蔬品。动物产品进口的比例也很低,为5%。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进口的农产品结构与出口的农产品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别。2004年,中国进口金额最大的都是粮油类产品,排在进口前几位的产品是:大豆69.8亿美元(2023万吨),豆油和棕榈油33.3亿美元(622万吨),棉花31.7亿美元(190万吨),小麦16.4亿美元(723万吨),羊毛9.6亿美元(18万吨),饲用鱼粉7.6亿美元(112万吨)。 (责任编辑:朱希刚) 英国人均食品的年消费量
资料来源: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物部。原数据是人均每周的消费量,本表乘以52周,转换为年均消费量。 |
【关闭】 【大 中 小】 【打印】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
![]() |
相关参展日志 |
·麦德龙九江商场盛大开幕 (2015/1/9 16:31:51) ·SGS管理学院重拳打造食品行业线上 (2015/1/8 10:57:16) ·山姆首席运营官文安德:好商品让 (2015/1/8 10:54:47) ·与M&Ms的快乐合作 (2013/9/13 14:34:23) ·寻路英国—最安全的美食 (2013/9/13 14:29:12) |
![]() |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
![]() |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
![]() |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
![]() |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
![]() |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