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发布预警及信息通报
全球食品展会网    2007/3/9 11:55:00

    (2007年第9期)

    1.预警通报(Alertnotifications)

    当具有风险的食品或饲料已上市,需立即采取行动时,由首先发现该情况并已采取相应措施(如撤出或召回)的欧盟成员国发出预警通报。告知各成员国检查通报产品是否已在其市场上出现,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消费者可以放心,通报商品已经或正在从市场上撤出。欧盟各成员国都有相应的实施机制,必要时会通过媒体发布详细信息。

    2007年2月27日,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连续2次对原产于中国经荷兰转口的海藻发布预警通报。本案的通报原因为:进口的中国产海藻中的碘含量超标。通报国为德国,产品编号分别为:2007.0157和2007.0158。

    2.信息通报(Informationnotification)

    对于已确认存在风险,但其他成员国不必采取紧急措施的食品或饲料(还未进入其市场)进行信息通报。信息通报主要针对欧盟已检验并拒绝入境的产品。消费者可以放心,通报商品并未进入市场,或已采取了一切必要的措施。

    2007年2月26日,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对原产于中国的厨房用具(烤炉配件)发布信息通报。本案的通报原因为:进口的中国产厨房用具(烤炉配件)中含有铬。通报国为意大利,产品编号为:2007.AMF。

    2007年2月26日,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连续对原产于中国(香港)的厨房用刀发布信息通报。本案的通报原因为:进口的中国(香港)产厨房用刀中含有铬。通报国为意大利,产品编号分别为:2007.AMG。

    2007年2月27日,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对原产于中国的生虾尾肉发布信息通报。本案的通报原因为:原产于中国的生虾尾肉中E452-多磷酸盐含量过高,且含有E284-硼酸。通报国为西班牙,产品编号分别为:2007.AMY。

    2007年3月1日,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对原产于中国(香港)的餐叉发布信息通报。本案的通报原因为:原产于中国(香港)的餐叉中的镍和铬的迁移量超标。通报国为意大利,产品编号分别为:2007.ANV。

    2007年3月2日,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连续2次对原产于中国的葵花籽发布信息通报。本案的通报原因为:进口的中国产葵花籽有霉变现象。通报国为波兰,产品编号为:2007.ANY。

关闭】 【 】 【打印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8915870
相关参展日志
·巴西将对美就橙汁问题向WTO提起诉 (2009/8/21 10:00:00)
·欧盟RASFF通报(2008年第50周) (2008/12/23 11:32:00)
·欧盟RASFF通报(2008年第44周) (2008/11/10 14:45:00)
·2008年第27周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 (2008/7/16 11:30:00)
·2008年第27周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 (2008/7/16 11:25:00)
精品展会
2019土耳其国际食品配
由欧洲博闻公司主办的“Fi”食品...
2017年欧洲食品配料、
【展会简介】 欧洲食品配料展(...
2017年美国食品科技展
展会简介: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IF...
2017年印度食品配料展
【展会简介】印度食品配料展(Fi...
2017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
展会简介: 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畜...
本网动态
参展指南